请选择杂志

close
先生仙逝,风范犹存 —沉痛悼念我国中西医结合著名学者侯灿教授

我国著名病理生理学家、中西医结合理论家和教育家,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侯灿教授于2017年2月16日病逝于广州,享年90岁。追悼会于2月22日在广州银河公墓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及夫人陈维养教授发来悼词:“功业长存,名垂青史。沉痛悼念中西医结合研究先驱侯灿教授仙逝。”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教授及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王文健教授发来唁电:“侯灿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侯灿教授为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立、发展和成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吕文良秘书长代表学会对侯灿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侯灿教授的学生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吴伟康在追悼会上宣读了中山大学的悼词并介绍了侯灿教授生平。

 
 

侯灿,1927年生于汕头,1952年岭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校外进修,1953年9月到原中山医学院工作,历任病理生理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期间曾任原中山医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医理论研究室主任,后兼中山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顾问,1995年9月正式退休。
侯灿教授的社会兼职有:河北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市中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创建人之一及首届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曾连任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审专家组组长。曾任美国《现代科学与吠陀科学杂志》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综合心理治疗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lectic Psychotherapy) 编委,意大利整体健康世界联合协会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侯灿教授曾应邀在我国40多个城市及美加日等5国讲学。他培养了23名研究生。曾获中国科学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两项科研基金资助,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甲级) 的奖励。出版科研方法学专著两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年、1981年版), 曾与季钟朴教授、陈维养教授编著中西医结合研究丛书之《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学》,主编《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年版) ,主审《高级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论文“八纲病理生理学基础初探”曾获卫生部一等奖。论文“展望中国的中西医结合”获意大利WFSHH的“整体医学奖”,并因致力研究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包括气功和超觉静坐) 的结合而获美国 Maharishi奖。
侯灿教授一生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奋斗,尤其是50多年前他率先提出了“八纲病理生理学基础”的创新性学术观点,并运用现代实验方法进行了初步论证,为中西医结合方法论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示范,为推动处于萌芽阶段的中西医结合科研的发展注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力,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正如陈可冀院士在悼词中所称侯灿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先驱”。
侯灿教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论著丰硕,尤其是他的《医学科研入门》一书一版再版,成为许多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科研的必修课程,对一代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当年阅读过该书的研究生至今还赞口不绝。
侯灿教授是一位充满家国情怀的爱国者,他常常对研究生讲,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有名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不少人对出国趋之若鹜之时,每次出访他都完成任务,按时归国。特别是他两个在美国的儿子,十多年前就要给他办理移民美国的手续,他放弃了,直至去世,他都没有离开故土。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影响了他的学生们,他的一位学生四度赴美,并有机会留美发展,受候教授的影响他婉拒了美国导师的盛情邀请,像候教授一样按时归国,并在医疗、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令同行瞩目的成绩,侯灿教授诲人不倦的优良品格使他的学生们受益终生。
先生已去,余馨留世。侯灿教授热爱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并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想侯灿教授的文章——《我为何热爱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第19卷第6期)可为此作出清晰的回答:“除作为中国医学科学工作者感到应该研究和弘扬自己祖国传统医学让它早日为世界科学界理解接受而造福全人类的责任感外,我热爱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主要由于我从现代病理生理学和科学方法论角度,并从医学战略学高度比较研究了中、西两个医学体系的异同,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以及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有望创立为世人乐于接受的新医学。”
时代正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前进,当今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的坚定决心以《中医药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推进,这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利好,先生在上文中提出的真知灼见,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指导后学者创立为世人乐于接受的新医学砥砺前行。